美中友好促进会

AMERICAN CHINESE FRIENDSHIP COUNCIL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商务旅游
商务旅游

大鹏盛世深圳分公司成功组团考察蒙古国矿产、能源、生态资源产业项目

日期: 2025-11-07 17:41:56    


从深圳蛇口到蒙古草原:大鹏盛世深圳分公司一周商务考察之旅,解锁矿产、能源、生态资源产业新机遇


在全球资源产业合作日益紧密的趋势下,大鹏盛世深圳分公司以敏锐的商业嗅觉,组织了一场从深圳蛇口出发,跨越国境的蒙古产业考察之旅。本次行程以矿产、能源、生态资源为核心,串联政府对接、资源勘探、畜牧业考察与边境自贸区探访,为深圳企业开辟蒙古市场搭建了高效的商务桥梁。


一、行程启幕:从深圳蛇口到乌兰巴托的跨境衔接

考察团于深圳蛇口鸿隆公寓酒店集结,这里作为行程的起点,兼具商务便捷性与区位优势。团队在此完成行前最后一次方案梳理后,经深圳湾口岸快速抵达香港国际机场,搭乘直飞航班前往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数小时的飞行后,当飞机降落在乌兰巴托机场,广袤草原的气息已扑面而来,一场融合产业探索与异域风情的商务之旅正式拉开帷幕。


二、政府对话:搭建政策与产业的沟通桥梁

抵达乌兰巴托后,考察团第一时间与蒙古政府矿产、能源及农业部门展开深度座谈。蒙古官员详细介绍了本国在矿产(如铜、煤、稀土)、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及生态资源开发的政策导向、投资优惠与市场准入规则。双方就 “中资企业参与蒙古资源产业开发的合作模式”“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路径” 等议题展开热烈交流,为后续项目对接奠定了政策认知基础。


三、矿产勘探:深入资源腹地的价值挖掘

考察团奔赴蒙古核心矿产资源所在地,实地勘探铜、煤等矿产的储量、开采条件与运输通道。在专业向导的讲解下,团队成员深入了解蒙古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 其储量丰富且多为未充分开发的优质资源,同时也实地评估了开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物流、环保等挑战。这些一手信息,为深圳企业判断 “资源开发的商业可行性” 提供了关键依据。


四、畜牧农场:生态与产业的双重考察

行程中,考察团走进蒙古牛羊马畜牧农场(如图片中广袤草原上的牲畜群与特色建筑所示)。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悠然觅食,传统蒙古包与现代畜牧设施相映成趣。农场主向考察团介绍了蒙古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模式、生态养殖技术及肉类、奶制品的加工与出口潜力。团队成员不仅直观感受到蒙古畜牧业的原生态优势,更探讨了 “深蒙畜牧产品贸易合作”“养殖技术输出” 等合作可能,为深圳生鲜、食品加工企业开辟了新的供应链渠道。


五、边境探秘:阿勒布拉格自贸区的跨境商机

行程的压轴环节,是探访蒙古与俄罗斯边境的阿勒布拉格自贸区。这片跨境合作区域兼具 “资源集散” 与 “贸易枢纽” 的双重属性,考察团实地考察了自贸区的仓储物流设施、海关通关流程及跨境贸易政策。在这里,蒙古的资源可便捷对接俄罗斯的市场与技术,也为中资企业搭建了 “蒙古资源 — 中俄贸易 — 全球市场” 的联动平台。团队成员纷纷表示,阿勒布拉格自贸区的区位优势与政策红利,为 “资源加工、跨境贸易” 类项目提供了极具潜力的落地场景。


六、成果与展望:一周行程的价值沉淀

为期一周的考察,大鹏盛世深圳分公司的商务团收获颇丰:
  • 资源信息:掌握了蒙古矿产、能源、畜牧资源的一手数据与开发动态;
  • 合作意向:与蒙古多家企业、政府部门达成 “矿产勘探合作”“畜牧产品贸易” 的初步意向;
  • 市场认知:对蒙古产业政策、营商环境及跨境合作模式形成系统认知。
这场从深圳蛇口出发,经香港飞抵蒙古的商务考察,不仅是一次产业资源的勘探之旅,更是大鹏盛世为深圳企业 “走出去” 搭建的商业纽带。未来,大鹏盛世将持续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为更多企业对接全球产业机遇,在跨境商务的浪潮中书写更多合作佳话。



大鹏盛世深圳分公司组团出海全球商务考察启程出发指定中国改革开放开山之地:深圳蛇口海上世界鸿隆公寓酒店(酒店实景如下图)


  1. 酒店外观:现代简约风格建筑,主体为浅灰色石材与玻璃幕墙,大堂入口悬挂红色灯笼彰显中式氛围。
  2. 客房内饰:商务单人房采用胡桃木家具,配备 1.8 米双人床及办公书桌;豪华套房增设独立客厅与按摩浴缸。
  3. 公共区域:二楼西餐厅采用落地玻璃窗设计,可俯瞰广场喷泉;三楼空中花园种植热带绿植,提供户外休憩桌椅。
  4. 周边地标:步行路线图标注酒店至明华轮、海上世界音乐喷泉、蛇口邮轮母港的具体方位与距离。




深圳蛇口海上世界鸿隆公寓酒店(Shenzhen Shekou Honglong Apartment)是一家融合商务便捷与海滨风情的精品酒店,坐落于蛇口核心区域太子路 32 号,紧邻海上世界广场、明华轮及地铁 2 号线海上世界站,步行可达蛇口码头,交通与区位优势显著。

 

历史与定位

 

深圳海上世界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极具象征意义的复合型城市地标,其历史定位贯穿了从 “一艘船” 到 “一座城” 的蜕变,深刻诠释了蛇口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创新精神与国际化基因。

 

一、改革开放的实物见证:从邮轮转型为城市名片

 

海上世界的核心载体明华轮,原为 1962 年法国建造的豪华邮轮 ANCEEVILLA 号,曾作为戴高乐总统的专用邮轮航行全球。1973 年加入中国籍后更名 “明华轮”,承担国际航线运输任务,1979 年更作为中日友好使船护送廖承志率团访日。1983 年,正值蛇口工业区建设如火如荼之际,面对外商接待设施匮乏的困境,袁庚力主引入退役的明华轮,通过人工疏浚航道将其 “坐滩” 至蛇口六湾,改造为中国首个海上旅游中心。1984 1 26 日,邓小平视察时亲笔题写 “海上世界” 四字,赋予其时代灵魂,从此 “不到海上世界,不算到过深圳” 成为海内外共识。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深圳从 “三来一补” 的工业经济向文旅服务升级,更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标志性符号。

 

二、从单一旅游项目到百万级城市综合体的迭代

 

1. 初代探索(1983-2010):开创海上娱乐先河

明华轮初期以酒店、餐厅、迪斯科舞厅等业态吸引游客,1984 年即接待 300 万人次,成为深圳夜生活的代名词。但随着设施老化,2000 年启动首次升级,通过下沉广场将船与陆地连接,引入国际品牌餐饮,形成 “船岸一体” 的商业雏形。2007 年暴雨灾害后,2010 年启动总投资 600 亿元的全面改造,日本建筑师槇文彦操刀设计,新建 211 米招商局广场、文化艺术中心等标志性建筑,总建筑面积达 100 万平方米,涵盖甲级写字楼、高端酒店、滨海公园等多元业态,实现从 “旅游景点” 到 “城市会客厅” 的跨越。

 

2. 当代发展(2013 至今):国际滨海文化体验中心

2013 年全新启幕的海上世界,以 “文化 + 商业 + 旅游” 的复合模式重塑城市空间:

文化地标: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由槇文彦设计,集展览、演艺、公教于一体,获评《孤独星球》“深圳首选文化目的地”,常年举办山海艺术节、数字艺术展等国际级文化活动。商业标杆:汇港购物中心、K11 艺术购物中心等引入超 300 家品牌,其中首店占比达 30%,形成 “奢侈品 + 潮流品牌 + 在地文化” 的独特组合。城市客厅:360° 全景音乐水秀年均演出超 300 场,中心广场 “捕梦塔” 等艺术装置成为网红打卡点,年接待量达 3600 万人次,国际化程度居深圳之首。

 

三、国际化基因与改革开放精神的双重载体

 

1. 开放前沿的缩影

海上世界自诞生起便承载着国际交流使命:早期的迪斯科舞厅是国内首批引入西方娱乐文化的场所;2010 年后,片区聚集了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外籍居民,形成以希尔顿酒店、国际学校为配套的国际化社区。如今,作为蛇口国际海洋城的核心区,其周边分布着自贸区、邮轮母港等开放平台,2024 年明华轮升级为 “沉浸式演艺综合体”,通过《交易人生》等行进式戏剧,将改革开放历史与当代城市精神相融合,成为国际游客了解中国发展的窗口。

 

2. 改革创新的实践样本

从明华轮改造时 “时间就是金钱” 的效率神话,到 2025 年数字化转型的 “未来艺境” 展览,海上世界始终保持创新活力。例如,2025 年国庆期间举办的 “琉光艺术季”,通过 15000㎡沉浸式街区、八大品牌联名活动,实现单日百万客流突破,开创 “艺术 + 商业 + 生态” 的运营范式。其发展路径印证了蛇口 “敢为天下先” 的改革精神 —— 从一艘船的突围到一座城的崛起,不断突破空间与产业的边界。

 

四、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的典范

 

1. 历史建筑活化的标杆

明华轮改造秉持 “修旧如旧” 原则,保留法国新艺术风格内饰与航海元素,同时植入现代科技:2025 年焕新后,船体内部打造 8 个主题场景,游客可通过 AR 技术还原邮轮历史,实现 “文物保护” 与 “体验创新” 的平衡。这一模式被住建部列为 “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优秀案例”。

 

2. 片区发展的引擎

海上世界的升级带动了蛇口整体城市价值提升:周边房价从 2010 年的 3 万元 /㎡跃升至 2025 年的 12 万元 /㎡,吸引招商局集团、中集集团等总部企业入驻,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其 “文化赋能商业” 的模式更被复制到厦门、上海等城市,成为招商蛇口 “X + 商业” 产品线的范本。

 

结语

深圳海上世界不仅是一座物理意义上的城市综合体,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精神容器。它从一艘外籍邮轮蜕变为国际化滨海地标,见证了蛇口从荒滩渔村到湾区核心的沧桑巨变,更以持续创新的姿态,诠释着 “开放、包容、创新” 的城市基因。正如邓小平题写的 “海上世界” 四字,它始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与无限可能。